新闻资讯

部门“一把手”谈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认识 环保活儿大家干 齐抓共管促发展

发布时间:2020-11-20浏览量: 发布人:
    10月1日,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落下帷幕。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相关省市、央企和两个国务院部门开展了督察工作。从地方到中央,从党政部门到各级企业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不断深入。

    “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之事,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,共同落实‘一岗双责’‘党政同责’。”这已经成为各级相关部门达成的共识。

    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既是对工作的全方位体检,又是一次思想观念和政治方向的检验。”这是多位部门“一把手”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共同认识。

    在督察中发现问题,在督察中进行整改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发现问题、推动整改的同时,不断提升着各地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,不断推动齐抓共管“大环保”格局的形成。

落实责任,紧盯问题不放松

   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青山环绕,云蒸霞蔚,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这里回响。

    秦岭卫士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回顾督察历程,陕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党双忍记忆犹新:“秦岭违建别墅是个大教训,我们会深刻汲取这个教训,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、紧迫性、长期性,切实落实整改责任。”

     以案为鉴,问题导向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不断推动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,摆正姿态,压实责任,增强综合治理观,共治生态病。

    曾经,由于部门职能条块分割,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、系统治理在推进上不尽畅通。如今,随着部门改革的推进,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已经打开。

    夏秋之交,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荡漾,水鸟起舞。素有“京津绿肺”之称的七里海湿地喧嚣不再,重回宁静。曾经,七里海保护区核心区的封闭对天津而言是一个难题。“如今,随着各部门职能的理顺和责任的落实,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往更深处推进,一张蓝图绘就更多绿水青山。”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勇表示。

    祛除生态病,要不断加强综合性治理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,既是一次生态环境大体检,又是一个提升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契机。

    “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落实‘生态问题必须多管齐下’综合治理观的重大契机,有助于强化正确的发展观、生态观、政绩观,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,有助于构建上下联动、部门协同、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格局,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。”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、厅长黄志平说。

以督促改,督察解决“老大难”

    美丽天津港,蓝天白云映衬,海水清澈蔚蓝。随着天津市不断加大治理力度,持续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,天津港绿意更浓。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以来,天津市不断解决交通运输行业的突出问题,在绿色运输方式、绿色交通设施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。

    再次谈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给天津带来的变化时,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王魁臣说:“近年来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是,各部 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,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去做,天津市推进交通运输结构绿色化的力度前所未有。”

    千磨万击,咬定青山,各地各部门在督察问题整改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动真碰硬。随着思想的统一和协作的开展,各部门长风破浪、奋勇前进,推动地区“老大难”问题不断解决。

    “一个部门,责任落实得实不实,工作抓得严不严,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中一目了然。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精准指出,浙江省在生活污水、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,为此我们聚焦问题,不断增强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加强系统治理。”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项永丹说。

    督察是一面检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“透视镜”,帮助各部门检视问题,保持警醒;问题整改不是面子工程,各部门务求真抓实干,建立长效机制,让督察整改不浮于表面、不流于形式。

    管发展必须管环保、管生产必须管环保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,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。这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给各地部门“一把手”的最深感悟。

    浙江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先发优势,但海水违规养殖、畜禽养殖污染等重点问题处理曾一度存在短板和差距。“在中央环保督察指出问题后,我们立即在全省全面整治超规划养殖和无证养殖行为,部署开展规模养殖场设施改造提升,并不断乘势而上,持续深入自查自纠。”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王通林表示。

    针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,浙江首先在顶层设计上明确责任,先后制定出台《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(2016-2020年)》等文件,明确责任分工和实施路线,“月报送、季检查、年考核”的制度不断推进任务再梳理、工作再深入。

创新机制,齐抓共管“大环保”

     北京市浅山区自然生态禀赋良好,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区。然而,违法占地、违建别墅等破坏生态的现象层出不穷。为了守护首都这片绿地,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创新形式,组织编制了《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(2017年-2035年)》,将浅山区专项整治纳入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,一并部署,一并推动,高压推进,为首都留白增绿。

    生态文明建设不求一时之功,重在持续发力。短期内,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未必会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,但是从长远来看,生态治理的成效会改善当地的生态本底,绿水青山一定会带来金山银山。发展要算清长远账,整改就要从体制机制上抓。

   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,天津市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曾消失十余年的震旦鸦雀、中华攀雀、文须雀等濒危鸟类又重新回来了,天津市的生态本底在逐步改善。这个转变,离不开中央生态环保督察,也离不开天津市狠抓整改的体制机制。

    天津市研究制定的“1+4”湿地保护区规划坚持问题导向,有的放矢地在违规整治、湿地恢复、护林保湿等方面提出要求;完善全员执法、全覆盖巡护和节假日值班巡护制度,加强视频监控、卫星遥感等辅助手段的应用。天津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,建立共建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。

    祁连山上,野生动物种群呈快速恢复的态势,多年难觅踪迹的珍稀物种频繁发现——雪豹数量维持在350-500只之间,藏野驴、白唇鹿、马麝的栖息地生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,种群数量稳中有升,新发现了凤头蜂鹰、红脚隼、藏狐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刷新了保护区新物种记录。

    随着各类生态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,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成为野生动物欢腾的乐园。《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》《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方案》等政策文件掷地有声,生态环境治理监管制度更加健全完善。

    问题和困难一定存在,但齐抓共管“大环保”格局的方向不会改变;差距和短板仍然不少,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只增不减。

    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工作已经结束,检视问题、推动整改的氛围却在持续进行。各地部门“一把手”纷纷表示:“在全面了解问题后,下一步就是针对差距和不足,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,敢于动真碰硬,弥补历史欠账,向下一个新阶段迈进。”

来源:中国环境报
作者:本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报道组,记者于天昊 邹祖铭 秦超 童克难 张春燕 王珊,执笔人李茹玉
编辑:周亚楠

广东博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5-2024

中国广州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 粤ICP备14016228号